烟台镀铬工艺中毛刺的出现会严重影响零件质量,以下从操作、镀前、镀液三方面分析其产生原因。详细内容如下:
操作条件不合适:
电流密度大:电流密度过大时,阴极极化作用增强,氢离子和铬离子在阴极表面还原速度加快,镀层生长过快,导致结晶粗糙,形成毛刺。
温度控制差:烟台镀铬液温度对镀层质量影响显著。温度过高,镀液粘度降低、铬酸分解快,镀层结晶粗糙生毛刺;温度过低,镀液粘度加大、电流效率低,镀层生长慢,也可能出现毛刺。
镀前处理不佳:
清洁不完全:零件表面残留的油污、锈迹、氧化皮等杂质,会阻碍铬层与基体良好结合。在电镀时,杂质周围电流分布不均,局部镀层生长异常,进而形成毛刺。例如,机械加工后的零件若未有效除油除锈,残留油污会使镀液与基体接触不良,导致该区域镀层堆积成毛刺。
表面粗糙度大:零件表面粗糙度大会造成镀层生长不均匀。粗糙的凸起部位电流密度相对较大,镀层生长速度快,易形成毛刺。像经过粗磨加工、表面有明显磨削痕迹的零件,烟台镀铬时痕迹处镀层优先生长,就会出现毛刺状。
镀液成分与杂质问题:
成分异常:镀液中铬酸和硫酸含量异常是常见原因。铬酸含量过高,镀液粘度加大、电流效率降低,镀层易生毛刺;含量过低,镀层生长慢且结合力差,也可能出现毛刺。硫酸含量过高,镀层结晶粗糙生毛刺;含量过低,镀层生长速度和结合力受影响。
存在杂质:镀液混入金属杂质(如铁、铜等)或有机杂质,会影响烟台镀铬层质量。金属杂质在阴极表面析出,干扰镀层正常生长;有机杂质吸附在阴极表面,阻碍铬层沉积,使镀层生长不均匀,形成毛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