烟台镀铬工艺能让制品表面获得亮丽光泽,提升耐腐蚀性与美观度,但有时会出现镀层发白现象,影响产品质量,以下是常见原因。
前处理不当:
前处理是烟台镀铬的关键准备步骤。若金属基体表面存在油污、锈迹、氧化皮等杂质,且未清除,在烟台镀铬时,这些杂质会影响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,导致镀层不均匀,出现发白区域。例如,钢铁件除油不干净,残留的油脂会阻碍铬层正常沉积,使局部镀层疏松发白。另外,活化处理不足,基体表面活性不够,也会使铬离子难以均匀附着,引发发白问题。
镀液成分异常:
镀铬液成分复杂,硫酸根、铬酸等成分的含量和比例对镀层质量影响显著。若硫酸根含量过高,会使镀液分散能力下降,导致镀层边缘部位厚度增加,核心部位厚度不足,出现发白现象。同时,铬酸浓度过低,会影响铬离子的沉积速度和质量,使镀层结晶粗糙,呈现白色。此外,镀液中若混入铁、铜等杂质离子,会干扰铬离子的正常沉积,造成镀层发白、起泡等缺陷。
工艺参数失控:
烟台镀铬在电镀过程中的电流密度、温度、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镀层质量至关重要。电流密度过大,会使镀层沉积速度过快,导致镀层结晶粗糙,出现发白、烧焦等问题;电流密度过小,则沉积速度慢,镀层薄且不均匀,也可能发白。温度过高或过低,都会影响铬离子的活性和沉积速率,进而影响镀层质量。电镀时间不足,镀层厚度不够,也容易出现发白现象。